第(1/3)页 他脸上带着看似憨厚实则狡黠的笑容,“您说的在理。 不过,这坦克大炮,咱老李也不是没见过。 美国人坦克厉害吧? 在朝鲜,不也让咱们的步兵抱着炸药包、爆破筒给收拾了? 说到底,还得看是谁在用,怎么用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”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请教,实则充满了挑战意味,潜台词是:你那些洋玩意儿,我们土办法一样能对付。 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陈朝阳,想看他如何应对这第一个“下马威”。 丁伟饶有兴致地看着,孔捷则微微皱起了眉头,觉得李云龙有些过分。 陈朝阳脸上没有丝毫愠怒,反而露出一丝淡淡、了然的微笑。 他走下讲台,来到挂在墙上的巨幅军事地图前,拿起教鞭。 “李军长说得很好,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,而不是一两件武器。”他先肯定了李云龙的观点,随即教鞭精准地点在地图上一个位置, “我们就以李军长指挥过的,平安县城攻坚战,也就是大家说的‘平安格勒’战役为例。” “我研究过您的战史。 您在晋西北的平安县城一战,围点打援,战术运用非常精彩,一举扭转了太岳地区的被动局面,堪称经典。” 李云龙一愣,没想到这位年轻教员上来就夸他,脸色稍霁,带着点得意:“那是,小鬼子他那点道行,咱老李门儿清。” “但是,”陈朝阳话锋一转,拿起粉笔,转身在黑板上快速勾勒出平安县城及周边地形的简易示意图,手法娴熟,方位精准,让在座的许多人都暗暗吃惊。“我们做一个假设推演。” 他指着地图上的关键点:“当时,独立团六连为了阻击增援的日军吉野联队,虽然完成任务,但部队却全部阵亡。” 话音未落李云龙的脸色立刻凝重起来,那是他心中不愿轻易触及的痛。 “如果,”陈朝阳的声音带着引导性的力量,“当时独立团手里,不是只有步枪、机枪和有限的迫击炮。 而是有一个配备了三辆T-34坦克的装甲排,以及一个拥有六门122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连,并且拥有可以和前沿步兵直接通话的步话机。 第(1/3)页